試鞋時間黃昏、晚上較合適
持續站立或活動一整天後,會有正常的腫脹現象,在黃昏、晚上,足部稍微腫脹時再試鞋,才是安全時間!
雙腳穿襪去試鞋
穿上預計會與鞋子搭配的襪子去鞋店試穿。何尚傑也提醒,多數人有右腳偏大的狀況,因此最好兩腳都要試穿,而各廠牌版型不同,不建議以固定鞋號試鞋。
鞋頭處留腳趾可半張開空間
腳趾伸展時,也可感受楦頭是否太緊或太鬆,且最好以足部最寬長度為標準選擇楦頭寬度,太窄容易擠壓腳趾,太寬也容易因不穩定而受傷。若保留空間太大,走路時鞋子容易滑動,導致摩擦生水泡,若空間太小,也容易因壓迫而提高水泡發生機率。
挑選綁帶鞋可更固定雙腳
有鞋帶或是魔鬼氈的鞋款,還是較能固定行走中的雙腳,若臨時需要小跑步或稍微激烈的行動,也才更能穩定雙腳。
依自身需求適度加上鞋墊
高弓足多用足部外緣踩地,此部位壓力較大,可選用有外側支撐的足弓墊;扁平足則是偏內側的腳跟與地面接觸面積大,且內側容易腳痛、站立行走皆不穩定,在試穿時花些時間走路、小跑步和爬樓梯,才能確切感受設計是否貼合自己的足弓狀態。
買鞋不能只看外觀與價錢!
不少足部患者都是因為將就便宜的零碼鞋,或只看休閒鞋的美觀,忽略鞋底可能做得太平或太薄,若行走時感覺壓力只在足部某幾個點,時間一長就會有挫傷等症狀。產生不合腳的狀況,民眾若有不適,須更換鞋款或儘早就醫,以免讓小疼痛累積成更大的足部傷害。
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weekly/paper/1192244